外壳防尘防水等级(IP代码)的基本释义
2019-11-05
外壳防尘防水等级(IP代码),也就是常说的IP防护等级标准,是指借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2017年7月31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版本的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此版本替代GB/T 4208-2008旧版标准,并于2018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增加了9级防水等级要求,即最高的防尘防水等级已不再是IP68,而是IP69。
外壳防尘防水等级(IP代码)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72.5kV,借助外壳防护的电气防护分级。通俗点说就是将电气产品依其防止人体触及外壳内的危险部件、防固体异物进入、防止水进入的特性加以分级。
外壳防尘防水等级(IP代码)的配置。它一般是由代码字母后跟两位特征数字来表述,数字用来明确防护的等级。数字越大,表示其防尘防水等级越高。第一位特征数字由0~6组成,表示防止接近危险部件和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的防护等级。第二位特征数字由0~9组成,表示防止水进入的防尘防水等级。当有不要求规定特征数字时,由字母“X”代替。(例:IPX6、IP6X)
这里有几个术语及定义,可以加强对标准的理解。
外壳:指能防止设备受到某些外部影响并在各个方向防止直接接触的设备部件。
防尘防水等级:指按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确定外壳对人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或水进入所提供的保护程度。
IP代码:表明外壳对人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或水进入的防尘防水等级,并且给出与这些防护有关的附加信息的代码系统。
危险部件:接近或接触时有危险的部件。
岳信-15年专注于淋雨试验箱的研发和生产,期待与您的每一次沟通。
本文为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